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政务信息 > 发展规划 > 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

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发稿时间 :2017-04-19 10:40 阅读次数:

太政发〔201735

市政府关于印发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科教新城、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娄东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健雄学院:

  经研究,现将《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太仓市人民政府

  2017413

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省、太仓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关键时期。在总结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苏州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太仓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我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结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完成了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一)教育投入依法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809613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21%,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比例0.52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支出17.91%。生均财政公用经费拨款标准逐年递增,2015年达到小学1000/生·年,初中1200/生·年,学前教育1300/生·年,高中段1500/生·年。

  (二)办学条件整体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校舍升级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校园技防升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工程,正式出台了《太仓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进一步明确全市各学段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布点、土地、建设指标等要求。新建学校5所(小学2所、幼儿园3所),异地新建学校18所(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所),原地改扩建(含加固)学校24所(高中2所、职中1所、初中9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总投入约25亿元。

  (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保持在60%以上。57%的乡镇街道老年大学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老年教育普及率达到35%

  1.学前教育得到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全市81.6%的幼儿园达到了省、市优质幼儿园标准。各幼教中心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早教基地试验建设工程,早教联动机制正逐步形成,全市各镇()区域内0-3岁婴幼儿受教育覆盖率达100%

  2.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积极构建、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20135月,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公办义务段学校继续加大吸纳来太务工人员子女力度,目前全市吸纳率为74.5%。建立健全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全市教师流动比例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

  3.高中教育持续多元发展。全市3所普通高中均为省星级重点中学,建有省、苏州市级课程基地4个。全市高考质量稳步提高,本二出线绝对数和上线率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各校坚持校园文化的品质提升与课程体系的专业建设,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生成才渠道逐步拓宽,在国际合作办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4.职业教育创新特色发展。依托“德企之乡”的独特优势和省太中专、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中高职发展平台,加快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做强做优“校企一体”“引企入校”“企业研修生”校企合作等模式。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不断深化,《“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省太中专《国际化工业园背景下德国职教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构建与实践》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2013年,省太中专成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立项学校。2014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省太中专均获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

  5.终身教育快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十二五”期间,70%的社区教育中心达省示范性社区教育机构标准,村(居)市民学校建成率100%。实现了社区教育创建工作五个“全覆盖”,社区教育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教育平台注册人数持续增加。

  6.素质教育全面有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广泛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立太仓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总校,深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最优化模式。扎实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校校均有体艺特色项目,生生均有体艺爱好特长”的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坚持“政府统筹、分级负责、职责明晰、分类管理”的原则,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设绿色评价体系,实行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推行校长职级制,推动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对教师招聘、编制与岗位管理、绩效工资、教师培训经费、校外人才柔性使用等提出并实施了系列新政策。

  (五)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公办义务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基本达到省Ⅰ类标准。实施“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工程,“三通两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完成百兆互联网宽带接入和点对点光纤教育内网接入工作,普通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100%的中小学配备了电子互动白板。“录播教室”、“未来教室”普及率达70%,无线网建设率达55%。开发了太仓教育课堂直播云平台等五大信息化应用平台。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和对外合作与交流,18所中小学与境外学校签订了友好交流学校协议,占比达31.03%

  (六)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发展。积极实施新一轮太仓教育人才计划,加强名师俱乐部、名师研修班、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两批共13个名师工作室,开展星级教师评选活动,实现我市教育人才队伍结构整体优化。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 5226人,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名,特级教师10名,正高级教师6名,姑苏教育名家1名,姑苏教育领军人才4名,苏州市名教师34名、名校长7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27名。加强教师学历培训,目前我市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达73.23%,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3.7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6.1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达31.86%(含在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比例达24.63%(含在读)。

  二、“十三五”太仓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太仓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区域性教育资源短缺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本地乡镇户籍的学生涌向城区、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市置业买房,而一些新建住宅小区基本没有同步建设相配套的教育设施,使得城区及部分人口集聚度高的片区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招生形势非常严峻,“择校热”还较突出。二是教师编制紧缺问题十分严重。我市近年来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加上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公办教师支教力度的加大、“二孩”政策对青年女教师和学生数的双重影响等因素,对教师的刚性需求增加。但我市教师编制没有按需增加,存在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学段分布不合理、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等。三是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没有同步提高。在我市学校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包括办学理念、管理水平、课程教学在内的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正确的教育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尚未根本改变,校际间教学发展水平不平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全市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学龄人口急剧增长的入学压力。随着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学龄人口将出现台阶式增长,学生入学面临很大压力,并从低层级教育向高层级教育推移,在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上面临双重压力。农村学校学生减少,城区学校学生急剧增加,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与资源供给将成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繁重。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个性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校际质量差距等,要付出更大努力。

  (三)经济转型对教育提出新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要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围绕“五位一体”、“四化同步”发展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十三五”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为方向,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引领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有个性的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并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发展需要,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研发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创新作为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方式和教育评价制度。致力于学生长远发展,以多样的办学体制和科学灵活的管理模式,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围绕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使太仓教育在结构上科学合理,规模上相互适应,质量上相互支撑。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推进教育公平。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教育事业发展各个方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注重生态教育和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推进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拓展教育领域开放新空间,构建开放新体制,深入研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的鼓励性政策。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多元教育评估体系。进一步开拓人才引进渠道,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进中小学国际化特色学校建设。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最优化模式,提升教育服务效能,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办学模式,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和全民学习共享平台和终身教育载体,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强化来太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办学校吸纳率。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加大扶贫援教力度,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促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

“十三五”期间太仓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序号

太仓市2020

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00.00%

2

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00%

3

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

100.00%

4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75.00%

5

残疾儿童少年享受15年免费教育的比例

100.00%

6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学生接受同等待遇的比例

90.00%

7

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比例

小学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化差异系数

100.00%

初中办学条件校际均衡化差异系数

100.00%

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比例

15.00%

8

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比例

95.00%

9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98.80%

10

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办学标准的比例

96.00%

11

参加国(境)外培训进修的教师比例

10.00%

12

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中小学校比例

40.00%

13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

85.00%

14

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率

40.00%

15

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

100.00%

16

获市级以上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比例

100.00%

17

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6

1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35.00%

  四、“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统领,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社会教育加快发展,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

  (一)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

  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构建更加完善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办幼儿园为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鼓励多渠道投入、支持多体制办园的学前教育体系。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应对学龄人口高峰,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依据入园需求配置幼儿园资源。根据《太仓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新建、扩建18所幼儿园,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实施校舍升级工程,更好地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努力消除超大班教学,把平均班额降低到30人左右。

  规范学前教育管理。认真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健全和落实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统筹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幼教中心的管理,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到2020年,早期教育实现全覆盖;省、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5%以上。

  坚持公益普惠教育。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确保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稳步增长。研究制定普惠性幼儿园标准,完善扶持办法和奖补机制,强化办园达标验收工作。政府举办幼儿园按照公益性、普惠性要求进行建设。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帮助民办幼儿园转型。到2020年,全市幼儿进入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科学保教。依托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建立区域层面的课程游戏化建设推进机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幼儿园教研制度和教研责任区制度,创新教研内容和方式。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学前教育评估。--

  (二)义务教育全纳、公平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对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均等化。按照《太仓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十三五”期间要新建、扩建6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完成部分学校单体项目的新建任务,同时完成部分中小学设施设备的补缺更新任务,实施校舍提升工程。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镇、区财政投入差距,基本建立市级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标准统一、教师待遇标准统一、学校配置标准统一、教师队伍配置标准统一,以标准化、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区域内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大致相当、各有特色。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继续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学校、生态学校、人文学校。依托太仓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总校,通过完善机制、畅通渠道、探索方法,进一步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性。

  优化招生机制。积极应对学龄儿童高峰,保证所有儿童按期入学和完成学业。重点保障智障、听障、视障、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和少年享有义务教育权益,坚持合理便利原则,满足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与区镇互动、行政部门与学校的联动,进一步完善各学段招生办法,确保阳光招生、有序招生。基本消除“择校”现象。加大义务教育改革项目区域推进力度,开展义务阶段积分入学和5+4学制的试点工作。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学生接受同等待遇的比例达90%。坚持教育免费制度,加大对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按期入学和完成学业。

  优化课改机制。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学校品质提升工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主张研究,引领教学行为变革。围绕“好课”品牌建设,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突出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太仓地域特色的课程文化。到2020年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实现学校、学科、内容全覆盖。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基础上,着力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常识教育,确保学生校园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时间,加强美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优化评价机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考评专家库,完善通过网上与实地、常态与随机相结合的评估等办法),优化以校为本的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三)普通高中多样、优质发展

  推行多元特色发展。鼓励普通高中以项目为依托,以特色课程为基础,以课外活动为载体,继续创建在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职普融通、高二和高三分流,鼓励部分基础好且有一定特长的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对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与覆盖范围。到2020年,全市目前所有普通高中建成省优质高中;建成1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中,并新建1所高中。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策略,积极探索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建设好课程基地,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落实学生互帮互学行动计划,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围绕《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更新高中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安排高中各学科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内容及相应课时,逐步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促进“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有机融合和渗透。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在鼓励高中学校做强特色学科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内紧缺学科教师“走校教学”,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强化监督机制,增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透明度。

  (四)职业教育创新、特色发展

  加快规划建设。按照适度超前与统筹原则,加快港区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按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原则,新校区涵盖港口机械应用与维修、物流专业、化工分析等专业,并按照省品牌专业标准打造建设。中职校在完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和港城新校区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在2020前,开展江苏省示范性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验收工作,基本完成国家示范的建设立项工作,全面提升中职办学水平。

  深化校企合作。树立市场意识,根据太仓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中共太仓市委员会和太仓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德国商会的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以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标准,提升实训基地、培训中心的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创新发展。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双元制”教育实践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技能大赛水平和对口单招本科录取率。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综合提升教师队伍发展与职业教育规模及事业发展的匹配度。积极与德国友好学校开展合作,主动要求参与“1+4+1合作框架下的德国工业4.0发展规划的探索实施研究和具体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研发工程,为我国实施工业制造2025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五)高等教育开放、融合发展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规划期内重点培养、引进20名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和硕士研究生教师占比分别达到35%80%,专业课教师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实施以品牌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群建设工程,努力产生一批国家级“两精一品”成果,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推进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省级以上实训平台共建共享;实施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工程,扩大AHK德国职业教育联盟,进一步彰显“双元制”教育特色。推进健雄联合研究院、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载体建设,集聚智源服务地方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高教开放发展。充分发挥太仓区位优势,广泛利用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开展“中德合作”双元制大学试点工作。依托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学资源,积极探索与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DHBW)建立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中职、高职、本科教育衔接,建立职前、职后教育“立交桥”,完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与地方产业结构同步优化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吴健雄精神为引领的优秀本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不断提升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建立人才培养自我评估机制,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学分制改革,逐步实行弹性学制。加强“三创”教育、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确保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六)终身教育持久、稳固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婴幼儿早期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社区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协作,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市民终身学习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实行太仓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对每个公民终身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存储,作为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转岗择业、执业注册等的重要依据。

  夯实载体建设。加快开放大学建设,壮大师资力量,完善以开放大学为龙头,社区培训学院和老年大学为两翼,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网络,到2020年,建成江苏省社区教育示范区,100%的乡镇建设成为苏州市学习型乡镇,100%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60%乡镇老年大学创建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老年大学,30%的社区(村民)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市民学校建设标准。建设和整合一批终身教育基地及合作单位,改进和拓展“太仓市民学习在线”网站功能,将其建设成全民教育和全民学习的数字化平台,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

  创新工作形式。强化“项目引领、由点促面、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扎实推进“一镇一品”的社区教育建设道路。搭建更多的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平台,传递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与教育的和谐共生。鼓励和支持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参与终身教育事业,实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教育服务工作试点。整合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推动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开发终身学习课程体系。统筹整合社区教育师资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七)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政府和学校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治理体系。对现行教育管理事项进行清理,列出政府教育管理和审批事项清单以及下放学校管理权限清单,落实学校办学责任,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对重大事项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好机制。探索建立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政行企校融合发展工程,进一步健全合作办学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格局;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提高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水平。实行管、评、办分离,委托第三方进行教育评价,确保教育评价的科学公正。对不同级别类型教育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委托不同的有教育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教育评价。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公办与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强民办教育法规建设,引导民办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帮助民办学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鼓励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树立良好形象和社会信誉。

  建立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学校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健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有教师、学生及家长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对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职业学校要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公办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健全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学校的重大决策,都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请专家论证,确保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可行。建立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制订学校章程,依据国家法律、学校章程制定和完善学校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真正走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轨道。

  (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加快“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促进教育资源和教学流程的深度融合,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度共享。加快建设班班通优质资源平台和人人通智慧学习服务平台。普及“未来教室”和校园无线网建设,引领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

  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把教师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列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市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优秀课件、优秀课程评选活动,树立一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先进典型。到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100%90%以上的中小学基本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要求。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鼓励教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翻转课堂、MOOC、讨论社区、学习分析技术以及3D打印、可穿戴技术等,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选择若干所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试点示范。

  (九)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学校与境外学校建立稳定的对口交流关系,积极发展境外友好学校。利用城市优势,积极发展和办好各级国际学校和不同类型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多种方式吸纳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出国研修、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批能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沟通、研究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队伍,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引进优质项目,丰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形式,拓宽学生成才发展渠道与途径。实施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计划。“十三五”期间,各级各类学校中在国外学习、工作累计时间在1年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显著提高。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认识和交流了解。多渠道开展学生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扩大太仓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友好学校师生互访交流常态化,普遍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及留学教育的需求。

  (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全面提升师德水平。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有效治理师德失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配足配齐合格教师。参照国家教师编制标准,结合推进小班教学需要,足额配齐各科合格教师。对长期缺编的学校采取政府核准、学校聘任、财政保障、按合同制管理方式补足缺额。根据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中女性比例过高的实际以及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需要,核拨一定的编外用工名额。完善教师资格准入、转岗、退出制度,坚持城乡和校际交流制度,完善教师管理办法。

  全面优化师资结构。改进鼓励太仓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类专业、继续落实优秀男初中毕业生报考幼儿师范免费生政策,鼓励他们回到本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优化师源结构。严格新教师公开招录制度,严把入口关。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科、性别、年龄、职务结构,到2020年,中高级职称达75%以上,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90%以上。继续提高学历层次。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高层次学历水平。到2020年,小学、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0%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达15%左右,高中段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达40%以上。持续深化继续教育。坚持面向全员、问题导向、突出骨干、倾斜农村、重在实效的原则,重视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改进继续教育途径、模式,加强针对性、有效性。推进校本研修,突出校本研修在师德建设、业务提高中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培训5年内不低于500学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娄东英才工程,实施太仓教育人才计划,继续构筑太仓教育人才高地。用5年时间,从全市教师队伍中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好、文化学识高、教学技能精、学科能力强的干部和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或引进1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或苏州市中小学教育名家)、5名正高级教师、5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5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50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名太仓市中小学学科建设领军人才、一批太仓市学科带头人及学科能手、学科新秀。

  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根据国家、省精神,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推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促进本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发挥收入分配的导向、激励作用。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进一步健全荣誉表彰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进一步完善骨干梯队建设,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规划制度,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式和目标,打破骨干称号终身制,建立退出机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好师资队伍。

  五、“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尊师重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共同推进教育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担负历史使命,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改、财政、国土、住建、公安、编办、人社等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媒体导向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太仓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求学观、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教育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二)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做到“三增长一优先”:确保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出台相关政策,由市财政保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工程所需资金和校舍升级改造、设施设备更新添置等项目资金。足额安排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校外人才、特色建设、民办学校奖补、绩效考核等专项资金,教师培训经费按每年不少于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2%纳入财政预算,各中小学校按不少于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促进各类学校内涵发展。

  (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建设,按上级统一部署,进一步建强党的教育工作委员会,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做好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创新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增强党对教职工、学生的凝聚力。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原则选任学校领导干部。加大学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培养和交流任职的力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健全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太仓实际,逐步修订或制订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督导等方面的文件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并将教育法律法规列入普法教育范围。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教育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规范教育秩序的长效管理机制,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学校要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对学生实施奖励与处分。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依法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全面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区域整体推进“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深入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完成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全覆盖,扎实有效地开展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加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全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扎实推进校车安全工程,积极探索建立校车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教育督导。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督政和督学并举、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和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并重,把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任务。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学校开展校本督导工作,实行按需督导,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估工作。全面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学,提高广大校长和教师常态下减负增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效督导机制,推动各级政府树立改善民生、教育优先的公共责任意识,提升以人为本、发展教育的公共责任能力;推行教育督导资格制度,促进教育督导工作和督学人员专业化发展,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者担任教育督学的制度。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整改制度。

“十三五”时期是太仓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太仓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全市各部门要紧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确保教育“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为太仓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检察院,市人武部,市各人民团体。

太仓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413日印发